自从英国工党入主唐宁街10号,首相布莱尔不时暗示,在不久的将来要将牛津、剑桥两所具有贵族味的老学校的教育津贴逐年“缩水”,直到调减为目前标准的一半为止。
英国社会一向重视教育,英国政府的教育预算亦倾向从宽发放,这就是为何打从1960年起,各大学都领有金额不等的补助,其中尤以牛津、剑桥每年5800万美元的金额最为可观。
牛津、剑桥的经费吃紧,首当其冲要牺牲的就是他们引以为傲的“导师制度”。对这两所学校而言,他们之所以有别于其他名校,主要系于一种学生与导师“一对一”的独特教学制,如今没有政府的慷慨解囊,这种“昂贵”的传道授业传统,势必面临难以为继的僵局。
牛津大学副校长路卡斯承认经费消减确实会使学校发展计划受挫,他也对那些毕业的校友,一旦步出“梦幻尖塔校园”后便忘了母校的栽培之恩,颇有微词。不过,他又说:“拥有近700年历史的牛津、剑桥,迄今仍能执世界学术之牛耳,老实说无关乎学费、补助费,它仰赖的是求新及一脉相承的传统!”
学生的立场亦呈两极。想到必须每年筹足1600多美元才能留在学校上课的牛津大学学生保罗·艾德蒙说:“若真要我自费,我恐怕只有打退堂鼓了,而一对一的导师制一旦被取消,我就不懂牛津还有啥魅力!”